学院动态

学术观点

我学院2023年发展经济学研讨会(二十一)顺利开展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23-12-22 17:23:02点击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晏琦)12月21日下午,我学院2023年发展经济学研讨会(二十一)在学院405会议室与腾讯会议同步举行,来自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何宇副教授与陈珍珍老师先后和学院师生分享了题为《人工智能技术、要素禀赋与全球价值链重构》和《实验室建设能提升绿色创新效率吗?——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的学术报告,学院院长张建华、教师郑冯忆、海梦碟等,以及众多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参与本次会议。本次研讨会由郑冯忆主持,由张建华作总结发言。

何宇首先界定了本次报告的基本概念,本研究讨论当前或近期可预见的人工智能技术和货物贸易的全球价值链。何宇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引领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全球价值链分工导致国别间的非平衡发展,而人工智能技术将通过技术水平、要素禀赋结构、贸易成本来影响全球价值链分工,加剧全球价值链非平衡发展。接着,何宇梳理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定义与影响、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相关文献,认为已有文献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经济学本质缺乏共识,强调人工智能技术是数据要素驱动的自动化技术,并分别就自动化的技术特征和数据要素特征进行阐述。进一步,何宇通过构建“要素禀赋结构—技术利用状态—要素利用结构”的分析框架,讨论人工智能技术冲击下全球价值链分工非平衡发展的形成机制。何宇指出,一国企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过程中,其总体技术水平和要素禀赋结构对于该国的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具有重要影响,理论模型解释了发达国家嵌入全球价值链上游阶段和发展中国家嵌入全球价值链下游阶段的现象,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会扩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工差异,并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未来展望。

陈珍珍认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科技创新是实现绿色低碳的关键路径,而中国的研发支出、科研人员规模排名靠前,但创新指数、基础研究投入占比、绿色科技创新效率相对落后,通过综合分析发现实验室体系建设能够有效提升绿色创新效率,为各国推动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向“高能级”迈进提供经验证据。陈珍珍首先介绍了绿色创新效率测度与影响因素、实验室建设的社会经济影响的已有研究进展,指出现有研究较少关注国立科研机构的建制化演进下提升绿色创新效率的驱动机制,并重点介绍了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然后陈珍珍提出以下假说,重点实验室建设、国家实验室及预备队建设对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为研发集聚、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接着,陈珍珍详细阐述了实证研究设计,包括模型设定、变量选取、数据来源、稳健性检验、内生性检验、中介效应、门槛效应、异质性分析等,运用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利用非期望产出Super-EBM模型测算绿色创新效率,运用空间杜宾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模型和多期DID模型分析实验室建设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

在研讨过程中,何宇与陈珍珍和学院师生就数据要素、要素禀赋结构、国家实验室、绿色创新效率等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嘉宾介绍:

何宇,男,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价值链,在《中国工业经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科研管理》《经济评论》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人工智能技术加剧全球价值链非平衡发展的形成机理与中国对策研究”,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产业链韧性视角下基于增加值核算的碳定价实现机制研究”。相关研究成果获得第十三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十七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博士论文奖等科研奖励。

陈珍珍,女,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发展,在《中国工业经济》《科研管理》《中国科技论坛》《Journal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相关研究成果获得第十三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微信公众号

Baidu
sogou